中国男篮晋级决赛!赵睿赛后痛哭:这一刻,我们等了十年!
赵睿的表现堪称“孤胆英雄”。
新西兰队急眼了,拼了命地冲抢篮板、造犯规,但中国男篮的替补席上永远站着胡明轩、廖三宁这样的“拼命三郎”。
第二节当对手打出一波9-0反扑时,是王俊杰顶着人墙完成暴扣,又是胡金秋在篮下死扛对手内线。 全场比赛,中国男篮12人全部登场,10人有得分进账,篮板球赢了对手9个,连失误都只送出13次。这种“全民皆兵”的打法,让对手彻底懵了。
赛后采访区,赵睿的采访话筒还没碰到嘴,眼泪就砸了下来。 他说:“我不知道还能打多少场国家队比赛。 ”这句话像一把刀,扎进了所有球迷的心里。 29岁的赵睿,膝盖上缠着厚厚的肌贴,这是上赛季CBA半决赛韧带撕裂留下的后遗症。
对阵新西兰的第三节,他突破时突然痛苦倒地,队医冲进场内紧急处理。 当时解说员于嘉都急了:“赵睿你行不行? 不行就换人! ”可他愣是咬着牙爬起来,继续在场上飞奔。
中国男篮这次赢球,没有靠某个超级巨星的爆发,而是靠全队“一根筋”的死磕。 看看技术统计就知道:赵睿24分6助攻,胡明轩13分,王俊杰14分6篮板,胡金秋12分8篮板,廖三宁、高诗岩各贡献关键抢断和三分。
中国男篮全场三分球26投12中,命中率46.5%,其中替补登场的胡明轩一个人就扔进4个三分! 反观新西兰队,虽然有3名身高超过2米10的内线,但面对中国男篮的贴身防守,他们全场26次罚球只中了15个,进攻效率直接崩盘。
针对新西兰的联防,郭士强让赵睿和胡金秋打挡拆,专门针对对手内线移动慢的弱点。 第三节当新西兰追到5分时,郭士强果断换上高诗岩,这位以防守见长的后卫死缠对手核心后卫,硬生生把对手的反击速度降了下来。
中国男篮的替补席上永远有“奇兵”,第二节替补登场的王俊杰,不仅拿下14分,还抢下6个篮板,彻底打乱了新西兰的轮换节奏。
如果你仔细看比赛录像,会发现很多细思极恐的细节。 第三节还剩5分钟时,赵睿的膝盖上绑着两个冰袋,这是他每场比赛前都要注射镇痛剂才能上场。
中场休息时,有记者拍到他坐在场边,把冰袋敷在膝盖上,手里还攥着战术板,那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郭士强画的跑位图。
当中国男篮领先时,替补席上的球员集体把矿泉水浇在自己头上降温;当对手追分时,他们又把水瓶砸在地上给自己打气。 这种“上下一心”的劲头,在近年来的中国男篮身上太罕见了。 就连场边的球童都拼了,终场前10秒,一个球童冲进场内,捡起地板上的毛巾扔向观众席,直接引爆了全场欢呼!
就连国际篮联的官推都忍不住点赞:“中国男篮用团队篮球证明,篮球不是一个人的游戏! ”而新西兰队主帅赛后也服气:“他们每个人都像打了鸡血,我们输得心服口服。 ”最绝的是日本记者的点评:“中国男篮的替补深度,足够打三场高强度比赛! ”
这场胜利背后,是球员们用命拼出来的。 赵睿赛前一周每天加练两个小时三分,膝盖上的冰袋从没摘过;胡明轩为了提升突破速度,硬生生在脚踝绑了2公斤沙袋;王俊杰更拼,为了增肌每天吃6顿饭,结果被队医用“营养过剩”警告。 就连主教练郭士强都瘦了10斤,他每天凌晨4点就到训练馆研究录像,有次因为低血糖晕倒在战术板上。
这些细节,让球迷看到了中国男篮久违的血性。 没有归化球员,没有超级外援,没有特权球星,有的只是12个普通人,用最笨的办法,拼命! 就像赵睿说的:“我们没得选,只能把每场球都当最后一场来打。 ”
赵睿的眼泪,流进了每个中国球迷的心里。 这不是软弱的标志,而是铁血精神的觉醒。 当29岁的老将还在拼到抽筋,当21岁的新人敢在NBA现役球员头上暴扣,当12个人把“中国队”三个字刻进骨子里,这就是中国篮球的希望。 决赛对阵澳大利亚或伊朗,或许还有硬仗要打,但至少昨晚,我们看到了久违的“狼性”。
下次再有人说中国男篮“不行了”,就把这场比赛录像甩给他看:看看什么叫“虽千万人吾往矣”,看看什么叫“虽败犹荣不如绝地反击”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