韧带拉伤了怎么办

简介: 韧带拉伤是指在运动或日常生活中,由于突然的外力作用,如过度伸展、扭曲或拉伸,导致韧带超出其正常的生理负荷范围,从而引起韧带纤维

韧带拉伤是指在运动或日常生活中,由于突然的外力作用,如过度伸展、扭曲或拉伸,导致韧带超出其正常的生理负荷范围,从而引起韧带纤维的部分或完全断裂,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。当发生韧带拉伤时,主要应对方法包括紧急处理、药物治疗、康复训练等方面。

1、紧急处理:

在韧带拉伤后的急性期,首先是休息,立即停止导致受伤的活动,避免受伤部位的进一步受力,防止损伤加重。比如脚踝韧带拉伤后,不要再继续行走或运动。其次是冰敷,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,每次15-20分钟,每天3-4次,这样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肿胀,缓解疼痛。然后是加压包扎,使用弹性绷带适度包扎受伤部位,以减少出血和肿胀,但要注意不要包扎过紧,以免影响血液循环。最后是抬高患肢,将受伤的肢体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,促进血液回流,减轻肿胀,例如将受伤的脚踝用枕头垫高。2、药物治疗:

非甾体类抗炎药是常用的药物,可以减轻炎症和疼痛。但要注意按照说明书或医嘱服用,避免不良反应。活血化瘀的中成药物也有一定效果,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加快淤血吸收,帮助受伤的韧带修复。在使用药物时,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,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、剂量和注意事项。3、康复训练:

当疼痛和肿胀减轻后,应逐渐开始康复训练,以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和力量。如对于膝关节韧带拉伤,早期可以进行简单的关节活动度训练,如缓慢屈伸膝关节,每个动作保持3-5秒,重复10-15次,每天进行2-3组。随着恢复情况,逐渐增加训练强度,如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,即绷紧大腿肌肉,保持5-10秒,然后放松,重复10-15次,每天进行3-4组。后期还可以进行平衡训练、本体感觉训练等,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,预防再次受伤。当发生韧带拉伤,出现受伤部位剧烈疼痛、肿胀明显、关节活动严重受限,或受伤后症状持续不缓解,甚至逐渐加重时,应及时前往医院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。

韧带拉伤了的注意事项

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、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,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改变治疗计划。随意调整治疗方案可能导致恢复缓慢或影响治疗效果,甚至可能造成二次损伤。若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康复训练时疼痛加剧等情况,应及时告知医生。在恢复期间,要保证受伤部位得到充分休息,避免过度活动。同时,注意受伤部位的保暖,寒冷刺激会使血管收缩,影响局部血液循环,不利于韧带的修复。在寒冷天气或空调环境中,可适当使用保暖器具,如护膝、护腕等。